成都新橋口腔醫(yī)院醫(yī)學檢驗科的廖帆,自接到征召令那一刻,便主動請纓奔赴武侯區(qū)臨床基因擴增實驗室,從一名普通的白衣天使化身成為白衣執(zhí)甲的戰(zhàn)士投身到抗疫的鏖戰(zhàn)當中?!?/p>
此文引用至11月14日武侯區(qū)衛(wèi)健局的文章,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mjXpxKbJsgy3t6eEH-PHiw
抗擊新冠疫情,是一場沒有旁觀者的全民戰(zhàn)爭。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中,有無數“戰(zhàn)士”在同時間賽跑、與病毒抗爭。比起一線醫(yī)護工作者,很少有人能注意到還有這樣一群幕后英雄。他們日夜堅守在距離病毒最近的地方,不分晝夜的進行核酸檢測樣品分析,精準“獵取”病毒,為疫情防控提供精準信息。他們就是所有PCR實驗室的檢驗師。
成都新橋口腔醫(yī)院醫(yī)學檢驗科的廖帆就是他們當中的一員。自2021年7月接到征召令那一刻,這個24歲的小姑娘便從一名普通的白衣天使化身成為白衣執(zhí)甲的戰(zhàn)士投身到抗疫的鏖戰(zhàn)當中。
“緊急集合,出發(fā)!”
10月底,成都疫情反撲。部分區(qū)域需開展全員核酸檢測。成都新橋口腔醫(yī)院再度接到集結令。數十名新橋口腔護士第一時間集結并奔赴各個核酸采集點。早已做好上陣準備的廖帆又一次主動請纓奔赴武侯區(qū)臨床基因擴增實驗室。誰都知道,這又將是一場不能輸的硬仗!
“準備好試劑,提取過程千萬不能馬虎,一定要盡快拿到檢驗結果,我們快一點,病毒傳播的風險就少一分!”廖帆剛到實驗室就聽到里面?zhèn)鱽淼穆曇?。沒有多想,踏進隔離門、穿戴好防護服,廖帆便已盤發(fā)入戰(zhàn)場!
隨著疫情加劇,各處的臨時檢測點也越來越多。成千上萬份核酸標本馬不停蹄的匯集而來。這對任何一個實驗室的檢測能力、承載能力、以及檢驗人員的專業(yè)能力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廖帆清楚,在這些考驗背后是無數雙焦急等待著的眼睛。這也讓她暗下決心:“一定全力以赴,一定不拖疫情的后腿!
“快一點,再快一點!”
簽收、錄入、提取、擴增、配置試劑、再提取、上機檢測……
新冠肺炎的核酸檢測不同于其他檢測項目,看起來有條不絮的操作背后都充滿著高度的風險。每一個步驟都需要檢驗師格外認真、格外小心翼翼。全程的謹慎操作會讓人更加疲憊。加上檢測周期較長,為了能節(jié)省時間更快出結果,同很多檢驗師一樣,廖帆不敢離開實驗室一步。不僅全程要穿著笨重的防護服,還要克服喝水、吃飯、上廁所等一切基本需求“一切都是為了讓結果出得再快一點!”
24小時不間斷的工作換來數千份核酸檢測報告,這是廖帆們的工作成果。這些成果足以讓這部分檢測對象長舒一口氣,也能帶給這座疫情陰霾下的城市一絲安慰。“每次看到手里的數據全是陰性,讓我感覺非常心安,感覺再累都是值得的。”
“我昨晚當志愿者去了...”
從一線實驗室輪休下來,廖帆看到手機上一連串父母的未接來電,趕忙回了個電話。“我昨晚當志愿者去了,現在回來睡覺,晚上11點還要去呢。”“好,那你快回來……”三班倒的抗疫會戰(zhàn),廖帆是夜班。因為事態(tài)緊急,廖帆并沒有給父母說那么詳細。
回到家,廖帆倒頭就睡。母親心疼地看到女兒臉上和手上被防護服勒出的痕印:“你才24歲,天天呆在實驗室里,又沒人知道你的付出,還想不想找男朋友呀……”父親卻板著臉卻溫和地說道:“她的職業(yè)讓她必須有這樣的擔當,我們要支持。”
“就是,我遞交過入黨申請書,還有黨校結業(yè)證,要用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這點困難算啥!”
同樣是與病毒短兵相接的戰(zhàn)士,廖帆們的工作并不會被人看到,也很少會出現在鏡頭之前。就連很多在新橋口腔的同事都不知道她在工作之余又付出了多少辛苦和汗水。正是因為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挺身而出、逆向而行默默地貢獻自己的力量。而這些力量凝聚在一起終將驅散疫情的陰霾,筑起一座座抗疫的堅城。